汽车 来源:创商网 2020-06-18 13:47:10
进入智能终端时代 造车将出现跨界巨企联盟
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国新基建按下了快进键。几乎没有人会怀疑,随着新基建的加速展开,智能终端时代很快将来临。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智能终端则被普遍认为孕育着三大机遇: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智能家居。其中,车载终端因其汇聚的先进科技最多、涉及的产业链最广、产值体量最大、影响更为深远,被认为产业前景未来最值得期待。这也就不难理解,国际上诸如苹果、亚马逊,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都深度布局智能汽车领域。
然而智能汽车虽然前景无限,但摆在所有企业面前最为现实的一点是:从研发到真正实现量产,再到最终世界上主要市场主体的交通等配套设施完全跟进,从而完全被市场接受,过程漫长不说资金投入将是巨量的。
自2013年就正式进军汽车领域的苹果,据报道今年预计将在汽车研发上投入近190亿美元,彰显苹果进军汽车行业决心与野心的同时,也体现出智能汽车的投入是多么巨大。因此,智能终端时代,不同领域的行业巨头结盟共同研发智能汽车,将是很多企业的选择。
实际上,原有汽车巨头与新起科技巨头之间的合纵连横已蔚然成风,亚马逊与菲亚特合作在网站上销售汽车、与福特合作打造智能汽车应用平台、二者拉上中国科技巨头大疆合作开发联网汽车……国内,百度牵手吉利、华为连手比亚迪(66.10 +3.10%,诊股)、阿里牵手上汽等消息接踵而至,车企与科技巨头的合作越来越深入。
近日,宝能汽车与美的集团(57.63 -0.47%,诊股)也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新零售模式等方面,共建中国智造零售生态圈。二者的合作,不失为其他造车新势力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思路:既不闭门造车,也不是简单的“买买买”,而是寻求有共同战略目标,且实力相当可以在多层面互相合作支持的企业进行联盟。
未来可期 宝能跨界造车战略布局初见端倪
不同于传统车企与科技巨头的合作,宝能与美的在造车领域都还是新生力量。宝能在2017年正式进入汽车领域,三年左右的时间,其通过收并购等一系列举措,正在稳步布局汽车行业。其官网发布了这样的企业愿景: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为核心,打造覆盖整车及前瞻技术研发、汽车高端制造、核心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三电系统、动力总成等)、汽车销售、汽车出行、汽车金融与后市场服务等“汽车智造”全产业链生态圈。
不难看出,宝能进入汽车行业的战略布局一是已然清晰的看清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新能源与智能为核心;二是多点布局、寻机突破,涵盖了汽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生产、汽车销售、汽车出行等。
在汽车制造生产方面,宝能采取的是外部收并购与自建生产基地并行的战略。其收购观致,虽然面临错综复杂的现实挑战,但却不仅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同时通过收购观致后在生产、渠道建设、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各种探索,一系列实操,为其更深度进入汽车行业积累了难得可贵的实际管理、运营等各方面的经验。有汽车行业观察者就此指出:“在学步阶段,若能以最小的代价,学习积累起造车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会为以后宝能汽车走得稳以及跑步冲刺进入汽车行业头部军团,带去难以估算的价值。”
另一个战略层面,宝能的布局则更为迅捷。作为后入者,宝能深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旗下出行板块联动云自运营至今,三年多的时间里一路迅猛发展,在数千家出行平台里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出行领域的独角兽品牌。在整个出行行业趋于平稳的情况下,不管是从出行用户方面,还是规模体量上,在出行行业的发展可谓可圈可点。据报道,截至目前,联动云已经入驻了300多个城市,覆盖30000多个自助用车服务网点,拥有80000台自持的高品质汽车,注册用户超过1200多万。
当前,汽车产业已处于大变局之中,除去科技变化将为产业带来巨大变化之外,由科技发展诱发的产业发展形态也在深刻变化之中。
“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相应的不管是大众、奥迪、宝马、奔驰、丰田等跨国车企,还是长安、上汽、吉利、长城等国内传统车企,都在加大、加快在出行领域的布局。
然而颇为让人意外的是,向来低调的宝能在出行领域祭出的联动云,这一既没有互联网基因,与跨国车企或传统车企相比也无任何产品或者品牌优势的公司,不声不响中杀出重围,成为出行领域的独角兽。这一切显然离不开宝能的战略定力以及高效的战略执行力。
由此可见,跨界入局者,新奇的思路与尝试,很有可能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启发,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就如同华为——这一电信设备商,跨界进入手机等电子消费领域,反而不仅登顶国内同业品牌之巅,在世界范围内,也让行业巨头苹果和三星产生了压迫感。
那么,诸如宝能这样跨界进入汽车领域的外来者,恰逢科技大变革与汽车行业巨变期叠加,他们中的某一个一旦成功,带来的效益将是难以估量的,对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造成的变动将是惊人的,从更为长远看,也非常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